經驗館

位置:首頁 > 飲食百科 > 常見疾病

風濕熱該怎麼檢驗

風濕我們都知道是人體疾病之一,得了風濕的人每天都會感覺渾身的關節都有一種疼痛的感覺,特別是外面天氣不好的時候,這種疼痛感會更加劇烈。很多人認為,風濕與風濕熱是同樣的一種疾病,只不過叫法不同罷了。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風濕熱與風濕並不是同一疾病。那麼,風濕熱怎麼檢查的呢?

風濕熱該怎麼檢驗

風濕熱(rheumaticfever)是一種常見的反覆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臨牀表現以心臟炎和關節炎為主,可伴有發熱,毒血癥、皮疹、皮下小結,舞蹈病等。它通常發生於鏈球菌感染後2~4周,是一種對咽部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急性發作時通常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在此階段風濕性心臟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發作後常遺留輕重不等的心臟損害

【影像學檢查】

1、心電圖檢查

風濕性心臟炎患者典型變化為房室傳導阻滯(P-R間期延長較多見),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縮,亦可有ST-T改變,心房纖顫和心包炎也偶可發生,過去認為P-R間期延長常見,甚至可高達70%~80%,近年僅見於1/3左右病例。

2、超聲心動圖檢查

20世紀90年代以來,應用二維超聲心動圖和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風濕熱和風濕性心臟炎的研究有較大的進展,不但對臨牀症狀明顯的心臟炎,心瓣膜超聲改變有較高的陽性率,Vasan R.S等還發現2例急性風濕熱,雖無心臟炎臨牀症狀(有多關節炎和舞蹈症),也有二尖瓣超聲的改變,二尖瓣前葉出現小結節,經治療後追蹤複查,此結節樣改變消失,故作者認為此等變化應屬急性風濕熱的一種超聲心臟炎表現,目前認為最具有診斷意義的超聲改變為:

(1)瓣膜增厚:可呈瀰漫性瓣葉增厚或局灶性結節樣增厚,前者出現率可高達40%,後者可高達22%~27%,均以二尖瓣多見,其次為主動脈瓣,局灶性結節大小約為3~5mm,位於瓣膜小葉的體部和(或)葉尖,此等結節性增厚是最特徵的形態學改變,多認為與風濕性贅生物形成有關,其形態和活動度與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贅生物不同。

(2)二尖瓣脱垂:其發生率各家報道差異甚大,可高達51%~100%,低至5%~16%,此種差異被認為與檢查者的技術熟練程度和警惕性有關,瓣膜脱垂以二尖瓣前葉多見(佔51%~82%),單純二尖瓣後葉(佔7%)和主動脈瓣(15%)脱垂則較少見。

(3)瓣膜反流:是最常見的瓣膜改變,二尖瓣反流遠較主動脈瓣和三尖瓣反流常見,對操作熟練者來説能準確區別生理和病理範圍的反流,如結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準確性更高,據統計二尖瓣反流發生率高達84%~94%,其中重度反流在複發性風濕熱可達25%。

(4)心包積液:多屬小量積液,發生於初發風濕熱佔7%,複發性風濕熱佔29%,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風濕熱時,可有上述多種超聲心動圖的表現,但在無心臟炎臨牀證據時,不可輕易單憑超聲心動圖的某些陽性改變而作出風濕熱或風濕性心臟炎的診斷,以免與其他病因如原發性二尖瓣脱垂,各種非風濕性心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炎所致的超聲變化混淆。

3、X線胸部檢查

臨牀上只有嚴重的心臟炎心臟較明顯增大時才能在體檢時查出,大多數風濕性心臟炎的心臟增大是輕度的,如不做X線胸片檢查難以發現,有時還須通過治療後心影的縮小來證實原有心臟炎的心臟增大曾經存在。

可顯示P-R間期延長或竇性心動過速,ST-T改變表示可能有心肌炎,常規導聯(除AVR外)呈馬背向下ST所抬高提示可能有心包炎。

預防風濕熱需要做到對呼吸道感染的預防,而且居住的環境一定要乾淨乾燥,平時多多參與體育活動,讓體質更上一層樓。對於咽炎以及扁桃體炎一定要及時治療,因為這類疾病都可能引發風濕熱。而之前患過風濕熱的人,應該對鏈球菌感染進行預防。

標籤:風濕熱 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