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館

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狡黠的牛販子前蜀王建當君主後如何治蜀?

韋昭度入蜀,以王建為招討牙內都指揮使。陳敬瑄卻拒絕交出兵權,韋昭度除了乾瞪眼,也無計可施。王建覺得這個從朝廷來的宰相不僅幫不上忙,還多了個絆腳石,就勸韋昭度説,你還是回長安去輔佐皇上辦大事吧,對付陳敬瑄這種小事情,交給我就行了。韋昭度猶豫不決,王建就耍起了流氓手段:他派士兵把韋昭度手下的一個小官員綁到軍營裏,活活割下他身上的肉吃了。之後,王建跑到韋昭度那裏去哭訴,説是他的士兵們太餓了,要吃人肉,他也管束不了。韋昭度乃文人出身,哪裏見過這種血腥場面,嚇得把西川節度使的印信全交給王建,自顧回長安去了。

狡黠的牛販子前蜀王建當君主後如何治蜀?

有了節度使的印信,王建更加理直氣壯。他暫且拋開成都,令軍隊在西川其他地區攻城掠地,成都周圍的資州(今資陽)、簡州(今簡陽)、嘉州(今樂山)等地均先後平定。等到這些地區都控制在手中後,王建開始進攻已成孤城的成都。

王建攻城時,田令孜曾經站在成都城頭向王建高喊:我與你相交甚厚,你為何相逼到這種地步呢?王建回答説:我與你確實有父子之情,我哪裏會忘記呢?然而我受天子的旨意,討伐不肯聽從朝廷命令的人,又豈能不盡心盡力?情知事情已經無可挽回的陳敬瑄聽從了田令孜的意見:開城投降。

大順二年(公元891年)十月,唐廷任命王建為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觀察處置、雲南八國招撫等使。至此,王建真正地掌握四川了

投降並沒能使陳敬瑄和田令孜得到善終。陳敬瑄被王建遷往雅州(今雅安),隨後派人將其處死;以義父自居的田令孜,王建覺得他的存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在讓他做過有名無實的監軍之後,把他關在牢房裏活活餓死。

王建並不滿足於僅僅擁有四川這片土地,他決心把他的蛋糕做得更大。當時,北方的朱温和李茂貞長期對立,相互間為爭奪對唐昭宗的控制而征戰不休。王建的勢力無法和朱温、李茂貞相比,他又一次大耍兩面派手段:他對朱温大罵李茂貞,表示他忠誠地站在朱温一邊;對李茂貞則表示,他在必要時也會出兵討伐朱温。而事實上,王建趁着朱温和李茂貞混戰時,奪得了今天的陝西和湖北的大片土地。

天覆三年(公元903年),唐昭宗下令封王建為蜀王,等於承認了王建在東川和西川的合法地位。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廢掉唐哀帝,自立為帝,建國號樑,史稱後梁,這是五代中的第一個王朝。稱帝后,朱温曾派使者前往成都,要求王建擁戴他。王建沒有答應,反而義憤填膺地下令傳檄四方,宣佈討伐朱温,恢復唐朝。但這只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朱温稱帝五個月後,王建也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稱帝,建國號蜀。從鄉間的無賴到割據的皇帝,王建用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當他如願以償地坐上皇帝龍椅時,他已經是一個六十歲的白髮老人了。

從牛販子無賴王建的發跡歷程不難看出,他的身上集中了狡黠多變、投機取巧等等特性。但作為前蜀王國的開國之君,王建也體現了一個人君的風範,在他執政的十多年裏,前蜀王國基本處於太平局面。史家評論他“為人多智詐,善待士”。十國之中,前蜀的地盤僅次於南唐和吳,位列第三。

王建雖然目不識丁,但對文化人相當禮遇。唐朝滅亡後,不少唐朝舊臣和中原的文化人紛紛入蜀,王建大多予以重用。王建手下的一個將軍認為王建對文化人好得有點過分,王建批評他説:“你們這些人見過什麼世面?以前我在神策軍中,負責宮門的守衞,親眼看到皇帝半夜還召見翰林學士,相處得比朋友還要親密無間,根本不是對待將相時的態度可以相提並論的。我現在這樣對待他們,哪裏能説過分呢?”王建對待文人的友好態度,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許多原來的唐朝官員紛紛投奔到他的旗下。

王建治蜀效果如何,史書上很少記載。多數記載的是皇室內猜忌內訌、分封賜爵,各處祥瑞徵兆等等,貶多褒少。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如果前蜀真的那樣靡亂不堪,中原名士不會冒戰亂之危,山水之險,紛紛投蜀。據記載,當時入蜀的名士如韋莊、唐襲、鄭騫、張格、王鍇等皆被授以要職,其餘有名有姓受信用的還有百餘人,另外沒落名姓的不知還有多少。如果單為避亂,他們是不會長居蜀地,客死異鄉的。王建是頭一年九月即帝位的,第二年正月就祀南郊。“祀南郊”不單純是一種封建祭禮,其主要用意是祈求上天風調雨順,民富國強,其主觀願望不能不給以肯定。

前蜀開國之後,很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三年六月下詔勸農桑曰:昔劉先主入蜀,武侯勸其閉關息民十年,而後舉兵振搖關內。朕以猥眇,託居人上,愛念蒸民久罹干戈之苦,而不暇於農桑之業。今國家漸寧,民用休息,其郡守縣令務在惠綏,無侵無擾,使我赤子樂於南畝,而有豳風七月之詠焉。”君臣協調一致,百姓休養生息,加上蜀地的優越自然條件,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備,蜀地繁盛自不必言。

在五代十國那種羣雄爭霸的戰亂時代,軍隊的強大是一個政權能否存在的關鍵。王建重視發展騎兵,他利用與吐蕃相鄰的機會,不斷購進馬匹。由是,蜀軍的戰鬥力一直很強。但除非迫不得已,王建很少對外用兵,而是與民休息,發展農桑。就這樣,當中原地區陷入連綿不斷的戰火硝煙時,只有遠離戰火的四川,在一片安寧與祥和中走着自己的路。

當然,王建的迷信思想也非常嚴重,從幼時同晉暉在舞陽墓中聽“鬼語”對話開始,到後來的五台山洪道士看相,以及馬腹中見小蛇,直至稱帝后頻繁的出現各種"祥瑞"徵兆,迷信思想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其實,這並不奇怪,但凡平民出身的人想奪取天下,建立大業,幾乎都少不了使用這種能迷惑人的狡黠手段。

光天元年(後梁貞明四年,公元918年)王建駕崩,終年七十二歲。幼子王宗衍即位,改名衍,是為前蜀後主。

王建晚年的最大錯誤在於,對內過於寵幸徐氏姐妹,對外過於重用宦官唐文扆,疏遠了故將大臣,錯立了太子王宗衍,從而造成人亡政息。他死後不久,前蜀遂亡。雖然臨終前他也有所覺察,但已力不從心,為時晚矣。

竊以為,王建年輕時雖是賣馬盜驢販私鹽的無賴,但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特別是當了蜀國皇帝后,擢用才智、撫養士卒、勸課農桑、輕省徭賦,給四川人民帶來了安定祥和的生活,作為一個"草莽英雄",能做到這些就很難得了。